【品牌采风】北部湾畔的潮声与水韵 |
|
|
|
北部湾的晨雾里,比人先醒来的是混凝土搅拌机的隆隆声,拂过这座伫立泵站的海风里,总飘着些湿漉漉的故事。 艾青笔下的夹竹桃曾在湛江港的风中摇曳,如今那些粉白的花瓣,正落在环北部湾水资源调配工程的设计图纸上。设计图纸上标注的各类标识图,与海图上的浪花符号奇妙地重叠在一起,仿佛从一开始,这片海滨就注定要生长出纵横交错的水脉。 初到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施工D1标项目,比热情的同事先迎接我们的,是独属于海滨城市的潮湿气息。一路上,项目部的同事开始为我们介绍起项目的基本情况,这55.85公里的壮阔图景,由鹤地取水口、引水隧洞、廉江泵站、高位水池、合流水库进库闸和输水管道,一处处节点串联而成。 听着介绍,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棕榈树,我不禁有些出神。想象着这条两千公里海岸线,此刻正延伸出全新的脉络。也许在这里,挖掘机的铲斗舀起的不仅是泥沙,还有人们对这条民生水脉的期盼。 这是广东省迄今为止引水流量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建设条件最复杂、总投资最多的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后将滋养湛江、茂名等地一千八百余万人口。 走进廉江泵站施工区,这里正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情景,现场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广东今年台风多,工期有点紧张,只能趁着没有大雨的时候抓紧施工。 湛江祖祖辈辈闯海的父亲们或许未曾想到,后辈们与海的博弈会换一种方式,虽然不再是凭木船与风浪博弈,但是这样与恶劣气候抗争的顽强精神,却通过血脉留在了心中。曾在咸涩海水中浸泡的手掌,如今正握着一根根钢筋,一把把焊枪,将曾抵抗风雨的桅杆,变成了如今工程建筑的脊梁。 如果说输水站的水泵是低音号,那引水管线就是清脆的短笛,沿着管道流淌的清水,则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流进每户受益人民的家中。在这其中,又多了一道科技的和声,让这首奏鸣曲更加完美。顶管施工现场负责人为我们展示了项目首创固定式轨道环氧粉末机器人,“过去除锈和喷涂需要两班人马轮流,现在机器人‘一条龙’搞定。”现场班长杨志红告诉我们,“钢管内壁的死角都能全覆盖,安全和质量更加可控。” 暮色四合,橘红的太阳仍斜斜悬在塔吊的臂弯里,给施工中的廉江泵站镀上金边。夹竹桃的影子投在输水管道上,随海风微微晃动;北部湾的浪涛拍击堤岸,与管道里奔涌的水声交织,又与四局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融。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