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四局文苑

怀揣初心 在江河湖海边守望

发布日期:2025-08-04 信息来源:第三分局   作者:毛龙宇婷   字号:[ ]

巍巍大坝,如巨人镇守江心,将滔滔江流揽入臂弯。在它巨大的影子里,十一个年轻的名字,已悄然融入这片水土两年光阴。

这融入,常藏在钢筋水泥的细微处。廊道深处,机器轰鸣永不停歇。昏黄灯光下,小司和泽儒正蹲在一处新浇筑的面板旁,眉头紧锁。小司指尖划过一道几乎不可见的细微纹路:“昨天收面平整如镜,一夜怎么‘裂’了?”泽儒立刻凑近,鼻尖几乎贴上冰冷潮湿的表面,强光手电斜打,那道纹路才在光影下勉强显现。他快速翻找记录:“昨晚降温猛……收缩纹?还是振捣气泡没跑净?”两人头碰着头,像在破解一道关乎大坝筋骨的谜题。低低的争论声在廊道里碰撞交融,带着初学者的谨慎与必须弄明白的执拗。最终,他们决定观察半日,并调整后续养护方案。直起酸痛的腰背,目光交汇时,困扰已化作共同承担的责任。小司用沾满灰泥的袖子抹了把额头的汗,也蹭过泽儒脸颊一点泥渍。“下次收面,得再慢点,像绣花。”泽儒咧嘴一笑,露出白牙:“行,把‘镜子’磨得更亮!”

守护,不仅在工程细节,更在彼此的安全与信念。玲儿姐那顶鲜红的安全帽,在灰黄的工地上跳动着火焰。一个下午,她发现高处作业的王师傅安全绳系得潦草,便执拗地站在烈日下。呵斥被江风吹散:“丫头片子懂啥!别碍事!”玲儿姐嘴唇抿得发白,声音却异常清晰:“王师傅,您家小宝昨天还问,您啥时回去陪他放风筝呢!”空气凝滞。王师傅粗声骂了句,终究弯下腰,一丝不苟地重新系紧绳扣。傍晚,带着擦伤的手指和些许委屈回到项目部,小毛正端着一碗姜汤出来。没多问,把温热的碗塞进她手里:“刚熬的,驱驱寒,也压压惊。”氤氲的热气扑在脸上,带着姜的辛辣和红糖的甜。小毛轻拍她的肩:“玲儿姐,你做得对。”那暖意和无声的支撑,悄然浸润了她心头的涩意,帽檐下的目光更加沉静坚定。

而支撑起这庞大工程的,还有无数个在寂静中坚守的日夜。对晨晓而言,世界是图纸上细密的网格和表格里冰冷的数字。一个深夜,一份紧急的质检报告卡在几处矛盾的数据上,现场电话却怎么也拨不通。焦灼如藤蔓般悄然缠绕上来。她揉着酸涩的眼睛,深吸一口气,拨通了涛哥的电话。

洞子里信号断断续续,涛哥的声音夹杂着回响:“晨晓?……稍等!……凯祥!快,把七零隧洞的施工记录找出来!”电话那头立刻传来纸张哗啦翻动的急切声响,紧接着是两人急促的讨论:“……是抄写笔误?……还是现场放线真有偏差?……晨晓,别急,我们马上去找小高核对现场标记!你坚持一下!”时间在键盘的敲击和无声的等待中一分一秒爬过。终于,手机屏幕亮起——小高发来了清晰的现场标记照片。窗外夜色浓重如墨,晨晓盯着屏幕上终于完美吻合的数据链,紧绷的肩膀瞬间松懈,长长地、无声地舒出一口气。这时,小毛不知何时已轻手轻脚回到办公室,变魔术般从保温袋里拿出两碗热气腾腾的面,轻轻放在晨晓桌上:“快吃!你这胃,可饿不得。”紧接着,小高的语音也追了过来,带着点喘息和风声的余韵:“晨晓,妥了!赶紧吃面去,别饿坏了!”那碗面升腾的热气,瞬间暖了冰冷的胃,更熨帖了焦灼的心——原来这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交织着隧洞里焦急的翻阅与争论、现场马不停蹄的攀爬核对、食堂特意保留的灶火微光……所有这一切,都被无形的网线紧紧串联,最终织入了同伴们无声却滚烫的牵挂与温度。

就这样,在汗水、争执、疲惫与欢笑的冲刷下,两年时光如江水奔流。大坝在他们手中一天天拔高,雄浑坚固。而他们自己,也在每一次头碰头的“找茬”、每一次执拗的守护、每一串理顺的数字、每一次踏实的核对、每一份传递的温热、每一次无声的托举中,悄然蜕变。当初踏入这片江滩时略显单薄的身影,已在钢筋铁骨与浩荡江风中沉淀出沉稳的轮廓,更在彼此的支撑里,扎下了深根。涛哥顺手扛起玲儿姐沉重的检查梯,小司和泽儒为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又蹲在构件前反复验证……这些微小瞬间,如同水泥中的砂石,不起眼,却构成了支撑他们共同成长的坚韧骨架。

如今,江风浩荡,吹过坝顶,拂动他们沾着尘土、或许还带稚气的工装衣角。他们并肩而立,脚下是亲手浇筑的坚实坝体,眼前是驯服后奔涌东去的江水。山河奔流,昼夜不息。宏大的江声里,清晰可辨另一种坚韧的回响——那是十一个年轻的心脏,在共同的守望与碰撞中,找到了同一种搏动的节奏。他们彼此映照、相互支撑的身影,已深深嵌入这片沉默的土地,成为大坝之下,另一重无声而永恒的基石。这基石的名字,叫作“我们”,叫作竹寿,叫作——我们的大坝。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