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初心——庆祝建党104周年 |
|
|
|
夏日的伊逊河水位上升,自山间流入滦河。在我们正施工的地下厂房洞口,机械声响与水声在燕山深处交织。这是我来滦平项目部的第一年,也是我怀着郑重的心情,准备迎接第一个“七一”的特殊时刻。“优秀团员”的身份意义重大,它不仅是称谓,更代表着我源于对山河情感的坚定信念,这份信念如同脚下流淌的伊逊河,最终汇入国家发展的宏图。我在这份信念的指引下,再一次向项目部提交了入党志愿书。 我的入党愿望源于在工地一线的长期坚守。2024年项目启动时,滦平山区地形复杂,一场罕见暴雨引发的洪水威胁到施工基坑。危急时刻,项目“党员突击队”的红旗出现在暴雨中,队长老张带头跳入泥水中加固围堰;物资部的党员同志顾不上个人物品,全力调度设备转移。他们在洪水中搬运沙袋的身影,让我深刻理解了党员在关键时刻的责任与担当。于是我坚定了入党的决心。入党的决心,源于我在工棚灯光下的深思,是我以实际行动践行的准则。在伊逊河畔的板房里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我感受到这份信念的深厚根基,它源于党的光辉历程,源于无数建设者投身国家工程的实践。 作为施工现场的生产协调员,我的职责是将图纸转化为坚固的坝体和精密的隧洞系统,确保施工体系高效运转并严格遵守各项规程。一次隧洞掘进遭遇复杂断层,施工方为赶进度提议简化支护方案。我意识到地质风险,立即按预案暂停作业,强调安全生产规程是必须严守的生命线,党员应带头坚持原则。随后组织专家重新勘探论证,优化支护参数,最终安全通过危险区域。隧洞贯通时,阳光照进洞内,这不仅标志工程的进展,更体现了基于规程的党员责任。在工程建设中,新时代党员的担当也体现在践行发展理念上。我们高度重视伊逊河生态保护,引进智能污水循环处理系统,优化爆破方案以减少对山体的扰动,并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流域生态修复活动。当村民担忧工程影响灌溉时,我多次上门沟通,用实测数据和修复承诺消除疑虑,努力使电站建设成为惠及当地的项目。这是将“人民至上”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具体施工和技术环节的实践。 在党的104岁华诞前夕,展望国家发展规划,作为能源建设战线的一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抽水蓄能是国家能源体系中的重要调节手段,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动能源转型具有关键作用。我们建设的工程,不仅提供电力,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石。为此我郑重承诺:未来将继续扎根燕山深处的建设一线。持续加强党性修养,将对党的忠诚融入岗位职责,保持一线建设者的本色。专注钻研施工技术,确保关键工程高质量完成,以实际工作成效履行党员职责。坚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隧洞开挖和大坝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电站建设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伊逊河流淌不息,如同我们的事业持续向前。我愿投身于这项事业,在这片土地上,用严谨的工作履行承诺,因为我深知,每一度清洁电力的输送,都凝聚着一位普通党员对职责的坚守和对信念的实践。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