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中的白菊 |
|
|
|
清明时节的紫云山笼罩在绵密的雨帘中,雨幕模糊了万物的轮廓,正在建设中的抽蓄电站若隐若现,只有几处塔吊的红色警示灯穿透雾气,像是指引方向的灯塔。工地旁的商户门前,白绿相间的菊花篮在雨珠的浸润下显得愈发清冷。水珠沿着花瓣的弧度缓缓坠落,在青石路面上溅起细微的涟漪。 这雨中的白菊,恰似一卷素笺,记录着那些永远留在建设岁月里的四局先辈们的故事。雨滴敲打在安全帽上的声响,与远处施工机械的轰鸣交织成特殊的乐章。或许是这阴郁天气的感染,一种难以言说的惆怅悄然爬上心头。身旁匆匆走过的同事们,让我想起了那些为祖国基建事业鞠躬尽瘁的四局先辈们,他们中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雪山之巅,有的人将毕生心血都浇筑在了大坝之中。 水电四局人在我国基建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他们是开山劈石的当代愚公,是跨越天堑的现代鲁班。从长江三峡到雅鲁藏布江,从东海之滨到西部戈壁,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山河。那些巍然屹立的水电站,那些蜿蜒盘旋的盘山公路,都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丰碑。 雨幕深处,混凝土搅拌车的轰鸣声穿透氤氲的水汽。恍惚间,我们看见前辈们在“路无一尺、树无一株、房无一间”的荒原上跋涉,在海拔三千米的雪域高原,他们用冻僵的手指在施工日志上记录着每一个数据;在白鹤滩的江风中,他们浇筑混凝土的身影凝固成永恒的雕塑。那些被岁月包浆的十字镐、那些泛黄卷边的施工图纸,此刻都化作绵绵细雨,浸润着新一代建设者的安全帽。 洁白的菊花,恰似四局先辈们纯净如雪的赤子之心。那淡雅的花香,仿佛他们坚韧不拔的品格在岁月长河中散发出的芬芳。雨中的工地,宛如先辈们精神的化身,沉默地守望着这片热土,等待着蓄水发电的那一天,见证新一代水电四局人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 向前走去,安全帽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雨雾中格外醒目。去年刚入职的小龚裹着沾满泥浆的冲锋衣,施工图纸在他手中紧握成卷。这个半年前还带着书卷气的大学毕业生,如今连脖颈处的晒痕都透着建设者特有的坚毅。他的身影与雨幕中若隐若现的坝体轮廓渐渐重合,已然完成了从青涩学子到合格四局人的蜕变。 清明时节,白菊静放。那些逝去的四局先辈们,就像这雨中挺立的白菊一样,永远绽放在我们记忆深处。此刻,湖北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正如火如荼,新一代四局人已经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雨幕再密,也阻挡不了四局人前进的脚步。“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精神火炬,正在新一代建设者手中传递。 他们将以“五个特别”精神为指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崇山峻岭间继续谱写新时代的基建传奇。当未来的某一天,电站正式投入运行,那汩汩流淌的电流,将是献给先辈们最好的告慰。他们用智慧破解技术难题,用汗水浇筑精品工程,在新时代续写着属于四局人的荣光。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