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四局文苑

【品牌采风】缆索吊路上的身体备忘录

发布日期:2025-09-04 信息来源:第三分局   作者:靳羽茜   字号:[ ]

我的登山靴踩在碎石路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孟底沟的山路像一条灰绿色的巨蟒,蜿蜒盘旋在苍翠的山岭间。远处,缆索吊的钢缆在阳光下闪烁,如琴弦般绷在碧空之中。

“这个角度不错。”我放下背包,取出相机。取景框里,几名工人,身影在峡谷上空渐渐变小。

他的眼神平静如水。

“每天都要这样来回吗?”我问。

他笑了笑,露出洁白的牙齿:“习惯了就好。家里还有娃娃要上学呢。”

我低头看着自己已经破损的手套,摸了摸隐隐作痛的膝盖,深深呼吸着高原稀薄却清新的空气,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生活的重量。

我决定继续向上,往孟底沟水电站上头的缆索吊平台去。这决定下得匆促,竟不曾问过我的身体。身体诸器官向来是听令的,如今却要随我攀这险峻山路,想是各有心思,纷纷开口言说。

足先抱怨起来,踏在碎石上时发出第一声呻吟:“今日之苦,怕是要记上三日了!”它们平日囿于鞋中,踏的是平坦水泥路,如今踩上碎石与泥泞,便不免发出更多抗议。每一步下去,总能感到它们在鞋内微微扭动,试图避开尖石的锋刃。

肺腑大为张弛,喘息着抱怨:“这山气虽好,却怎的如此稀薄!”它们吸纳起来颇吃力,一呼一吸间宛如破旧风箱,呼呼作响。海拔渐高,氧气渐薄,肺便有些怨怼之意,每一口吸气都更深长。

心在胸腔内擂鼓,咚咚咚地敲着肋骨的牢门,一边呐喊:“快些!再快些!莫不是要停在此处?”起初只是轻叩,愈往上行,便愈急躁起来,竟似要破胸而出,亲自去看看前面的山路。

眼睛倒是快活极了,欢叫道:“此等景致,平日哪得相见!”平日只看四方屏幕、白墙黑字,如今得览群山之姿,便饥不择食地吞吃风景。连绵不绝的山峰,路旁窜出的小猴子,花丛中飞舞的蝴蝶,无一不被它们擒入视野。

耳朵忽然开口:“诸位且静听,这山中之声,可比人间嘈杂美妙多了!”它们收获了许多平日听不见的声音。风过松林的飒飒,涧水冲石的淙淙,还有自己越来越重的心跳与喘息。

肌肉与骨骼的对话最为实在。大腿肌肉频频收紧放松,发出酸痛的信号:“此番劳作,须得多补些粮草才是!”膝盖关节则在每次弯曲时轻轻呻吟:“少时的灵活,怎的说去就去了?”

终于抵达缆索吊平台时,身体诸器官忽然都安静了。站在钢架构成的平台上,俯瞰来时的路,只见一条细线蜿蜒于翠绿之间。此刻众器官齐声叹道:“此番辛苦,倒也算值得。”

下山时,身体显然轻松了许多。器官们似乎已经适应了这般的劳顿,甚至品味出几分乐趣来。足下不再迟疑,呼吸渐趋均匀,心跳平稳如钟。

夜晚回到住处,脱去鞋袜,细看发红的双足,我忽然对这副身体生出几分歉意与感激。人生路上,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次攀登,又何尝不是身体与意志的絮语对谈?器官们虽常有抱怨,却总在最重要的时刻,与我同心同德,共赴前程。

这些器官的细小诉说,它们的磨损与疼痛,竟是孟底沟水电站建设者日常生活的注脚。而这一程的对话,也让我的身体第一次真正听懂了山的语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