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采风】山水行记 |
|
|
|
自京都南下的高铁穿透华北平原的薄雾,窗外景致由平整渐入崎岖。雨来了,初时羞怯如少女,在窗玻璃上划出细密的水痕;继而放纵似醉汉,噼里啪啦地撞击着车身。我独对窗外,看雨水在玻璃上横斜作画,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稻田里的水光潋滟,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 西昌站台湿漉漉地反射着昏黄的灯光。是夜宿城中旅舍,雨打芭蕉,彻夜不息。躺在床上,听那雨声忽急忽缓,竟如异乡人的心跳,固执不休地敲打着夜的寂静。 晨起登车,汽车开始在群山的波涛间起伏。山路蜿蜒,一侧峭壁,一侧深渊。司机老陈双手紧握方向盘,在湿滑的路面上寻找安全的轨迹。山行渐深,景致愈奇。雨雾缭绕处,彝族村寨悬于山腰,灰瓦木墙宛若水墨点染。时有彝人驱羊群于道旁,羊铃叮当,混着雨声,竟成天然乐章。 车过山腰,忽见数道飞瀑争流。有的细如银丝,悄无声息地没入深潭;有的阔如匹练,声如奔雷般撞击岩石。水击石上,溅起万千珠玉,在灰蒙的天地间闪烁瞬息的光华。途中经过几处溪流,测量队员站在齐膝深的水中作业,黄色的安全帽在灰绿的山色中格外醒目。仪器上的数字在雨中闪烁,记录着大山的脉搏。 越近孟底沟,路况愈险。时有落石挡道,养路工人冒雨清理,满身泥浆却动作利落。“这算得什么?雨季常有事。”他们的笑容淳朴,眼神坚定。转过最后一道山弯,孟底沟豁然眼前。两山夹峙中,施工局的营地依山而建,铁皮屋顶被雨水洗得发亮。机器轰鸣声自山谷深处传来,与风雨声交织成独特的山间交响。 才下车,技术员小李便迎上来:“正好要进洞检查,一起吧。”通往隧洞的路泥泞不堪,雨水顺着坡面流下,形成无数条细小的溪流。进入隧洞,顿时被另一种氛围包裹。昏黄的灯光下,水珠不断从洞顶渗落,在安全帽上敲打出独特的节奏。工人们正在操作钻孔机,钢铁与岩石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这地段地质特别复杂,”小李大声解释,声音在机器的轰鸣中时断时续,“我们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就像给大山做CT扫描一样。”他指着洞壁上密密麻麻的支护结构,“每前进一米,都要与大自然谈判一次。” 继续向深处行进,见到了正在喷浆的工人。他们手持喷枪,混凝土浆液均匀地喷射在洞壁上。泥浆不时反溅到他们身上,但在昏暗的光线下,只能看到他们专注的眼神和稳健的动作。在一处作业面,遇到了年近五十的王工长。他的安全帽上布满划痕,脸上却带着自豪的神色。“这洞子打了三年多,”他说,“就像养孩子一样,看着它一天天长大。”雨水顺着洞壁流下,在他脚边汇成小溪,他却浑然不觉。 暮色渐浓时,走出隧洞。雨势更大了,但工地上,混凝土搅拌车仍在作业,工人们在雨中指挥若定。远处的边坡上,防护网像巨大的蛛网般张开,守护着这片施工区域。每个作业点都井然有序,仿佛这场大雨不过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站在营区高处眺望,但见群山苍茫,新修的施工道路如玉带般缠绕山间。隧洞出口处,灯光依次亮起,像是一串明珠,镶嵌在大山深处。工人们三三两两从洞中走出,虽然满身泥浆,却步履坚定。 入夜,万籁俱寂时,唯有施工局的灯火通明,如星火般在这雨夜深山之中,照亮着前进的道路。明日我们还将深入更多工点,但今夜,且在这深山中安歇。雨声渐密,敲击铁皮屋顶,如琴瑟和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这群山环抱之中,雨声相伴之夜,忽觉人间万事,不过如此。雨水洗刷着群山,也洗刷着人的心灵。在这远离尘嚣的山谷中,人与自然达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人改变着山,山也改变着人。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