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四局文苑

​【迎新季】这三招,让你从工地小白到业务骨干

发布日期:2025-07-25 信息来源:北方公司   作者:杨凯钰   字号:[ ]

亲爱的新同事:

当你翻开这份入职指南时,恭喜你正式成为四局大家庭的一员。请相信,你踏入的不仅是一个实现职业价值的平台,更是一片能让梦想生根发芽的土壤。在这里,目标从不只是薪水单上的数字,而是亲手参与建造城市地标时的骄傲,是和团队并肩攻克工程难题后的释然。

指南一:亮眼的履历只是敲门砖,靠谱的担当才是通行证

名校光环、证书堆叠是求职路上的加分项,是过往努力的见证,却不能成为职场长跑的“免票券”。若只停留在“简历好看做事潦草”,再光鲜的履历也会褪色。所以我们更看重的,是藏在履历背后的责任心与行动力。什么是靠谱?是“事事有回音”的闭环意识,是“件件有着落”的执行能力,说到底不过四个字:让人放心。

在永登庄浪河项目部,这种“靠谱”的担当每天都在工地上演。前年雨季,地下管网改造段突发漏水,积水顺着路面裂缝渗出,若不及时处理,可能浸泡周边地基,影响后续施工。工区长李哥当即带着刚上班六个月的小王沿线排查。

小王二话没说跟着出发,路上就掏出笔记本记下管网走向、材质等关键信息。到现场后,他不等分配任务,主动沿着管道延伸方向排查,查看检查井水位、试探地面松软度、记录隐蔽阀门井位置,还不忘提醒李哥加固松动井盖。

经过一夜排查,险情终于排除,事后,李哥感慨:“你简历上的土木工程专业只是标签,真正打动人的,是你说‘李哥你盯这边,那边我去查’时的担当。”

指南二:等指令不如抢任务,勤补位才能快成长

在学校时,作业有截止日期,考试有固定范围,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就能顺利毕业。但在项目上,工期不会等你“准备好”,突发状况不会按“教学大纲”出现。虽然有师父带、有同事帮,但想在工程行业快速成长,必须主动跳出“等安排”的舒适区。工地上常说“手勤的徒弟学得多”,主动扛活、主动复盘的人,总能在同批入职的同事中更快脱颖而出。

永登庄浪河项目部的技术员小刘,就是“抢任务”的典型。面山修复时,刚入职的他发现树苗成活率不足三成。不等领导安排,他主动带着铁锹蹲在山坡上,记录不同坡向的土壤湿度、光照时长,晚上翻查造林技术手册,对比本地树种特性。当他把“不同坡度树苗定植深度表”和“耐旱树种替换方案”摆到会上时,大家都惊呆了,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毕业不到一年的员工能干成的事儿。

“这小伙子眼里有活,抢着把难题啃下来了!”项目经理的赞许里,藏着小刘从“等安排”到“主动闯”的成长密码。

指南三:耐住性子蹲马步,扛住压力成梁柱

在四局的工地上,“蹲得住”和“扛得起”本质上是同一个词:扎根。刚入职时跟着师傅学看图纸,就像学扎钢筋骨架,先把基础的绑扎规范练熟,才能在复杂结构里游刃有余。工程行业从没有“速成班”,一栋楼的封顶需要几百个日夜的浇筑,一个人的成长也需要在基坑里、脚手架上慢慢沉淀。

永登庄浪河项目部二工区区长老刘,常给新人讲他刚入职的故事:“2010年,我在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现场指挥部干安全,一次,集中安置区施工进入冲刺阶段,突遇沙尘天气,扬尘超标可能导致工程暂停,而数千群众等着入住。

我顶着“进度不能拖”的压力,连夜带人在工地周边设防尘网,协调洒水车每小时全域喷淋,同时指导工人调整作业时段,那时的我啊,连续40小时守在现场,既要应对当地环保部门的监测,又要安抚着急赶工的施工队,最终在达标前提下确保了工程如期交付。”

事后工友们说:“老刘眼里的红血丝,比监测仪上的合格数据更让人踏实,这才是能扛住压力的四局安环人。”

亲爱的新同事,你要记得,在四局,你的背后是几十年水利工程的技术积淀。别怕犯错,工地上的误差可以修正,成长中的试错也是财富。勇敢迈出第一步,也许在未来的某天,当你站在庄浪河畔,看着自己参与建造的河堤守护着两岸的田野与村庄,你会明白:选择四局,值得!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