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掠过山河的工程印记 |
|
|
|
我是一朵普通的积云,由水汽凝结而成,随风而行。今日的风,带着我掠过山河,偶然见证了几处人类与自然共舞的壮丽图景——那是镶嵌在大地上的匠心工程。 起初,风将我带到了东庄水利枢纽的上空。向下望去,群山巍峨,一条深邃的峡谷被一道巨大的白色弧线横跨——那是一座气势恢宏的拱坝。它并非天生地长,而是人类意志与智慧的结晶。坝体线条流畅,双曲的造型如同大地自身伸展的坚固臂膀,牢牢地拥抱着奔腾的河流。坝体表面,布满了各种仪器和精心设计的导流孔洞。工人们如同附着在巨兽背上的微小生灵,却充满力量:有人悬在高空作业平台上,手持风钻,身体随着钻头的突进有节奏地颤动,汗水浸透的工装紧贴后背;不远处,测量员正架着精密仪器,激光点在陡峭的坝面上缓缓移动,他紧盯着目镜,不时通过对讲机嘶哑地发出指令,确保这庞然大物的每一寸轮廓都精准无误。 风继续向西推送,我飘临犬木塘水库的广阔水域。这里已是另一番景象。沿着库岸,工程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挖掘机沉稳地梳理着边坡,运土车在临时道路上穿梭不息。在几处围堰施工点,工人们的身影清晰可见,他们或协力搬运钢筋,或操作着混凝土浇筑设备。焊接工蹲在金属结构的围堰旁,面罩后的眼睛紧盯着焊点,手中焊枪喷吐着刺眼的蓝白色弧光,点点焊花如星雨般溅落,发出“滋滋”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熔化的独特气味。机械的轰鸣与远处清脆的鸟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和谐。 一路向南,风势将我引向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的群山之中。这里的布局尤为精妙:一座高耸的水库静卧山顶,另一座碧潭深藏谷底,两条引水系统如同巨大的动脉和静脉,将它们紧密相连。在巨大的地下厂房深处,并非机器自动运转的寂静,而是检修工人的主场。有人对照着图纸,用精密卡尺测量着关键部件的间隙,记录下数据;油污沾染了他们的工装,但眼神却专注如炬。洞口处,夜班结束的工人正拖着疲惫却满足的步伐走出,与前来接班的同事进行交接,安全帽下是布满倦意却坚毅的面庞,探照灯将他们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冰冷的岩壁上。 最后,一阵下沉气流将我带得更低,来到了环北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D1标项目部的施工现场。这里的热烈与繁忙扑面而来。运输车辆穿梭如织,卷起轻微的烟尘。工人们身着醒目的安全服,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如同散布在大地上的点点星火。飘过营地,能听到里面传来的交谈声和笑声,偶尔捕捉到关于“隧洞又掘进了多少米”“管线铺设遇到古树根系如何避让保护”的片段对话。工地中央,测量员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精密仪器,那专注的身影,如同矗立的标杆;安全帽在阳光下反射的光芒,如同跳动的信号。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却处处涌动着创造的脉搏,无数平凡的双手,正一铲一锹、一钻一掘地,将宏伟的蓝图逐步刻印在真实的土地上。 我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工地上空流连盘旋,感受着下方蒸腾的热气与勃勃生机。作为一朵终将消散的云,我的旅程终有尽头。水汽渐渐饱和,身体愈发沉重,我终于化作一场微雨,悄然洒落。 我的形态消散了,回归了水循环。而地面上,那条由灯火、汗水、图纸和机械共同铺就的“云程”——那条关乎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之路,正坚定而持续地向着更广阔的山河、更美好的未来延伸。它无声地诉说着:人类与水的故事,远未结束,且愈加精彩。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