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筑光记:以手为笔,书高原绿色传奇 |
|
|
|
|
“风急天寒雪满途,高原筑梦志难渝。”羌塘草原的风,从远古的冰川掠过,裹挟着霜雪的凛冽棱角,在海拔4500米的天际线间呼啸穿行。它将稀薄的空气揉成冰凉的棉絮,层层裹住建设者们的蓝色工装,却吹不散他们眼中的坚定——在吉措风电项目的工地上,没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语,只有一双双布满风霜的手,在冻土与狂风的夹击下,把清洁能源的梦想,一砖一瓦、一焊一拧,筑成照亮雪域高原的璀璨天光。 晨曦微露,羌塘草原还沉在静谧的寒霜里,帐篷顶端凝结的霜花如同碎钻,在朦胧天色中闪烁。安全员老张早已起身,裹紧厚重的棉衣,蹲在风机基础坑旁。他的劳保手套上,纹路被霜粒填满,凝结成细碎的星子,抬手间便簌簌坠落。老张伸出食指,轻轻按压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指尖传来的微凉触感里,藏着与这片千年冻土较劲的倔强。“这土冻了千百年,硬得像块铁,得用掌心的温度焐透,它才肯听话。”他的声音带着高原缺氧特有的沙哑,手掌摊开时,满是深浅不一的老茧,指关节肿得发亮,那是无数个日夜握铁锹、扶搅拌机,与钢筋水泥、寒风冻土博弈的印记。 为了穿透坚硬的冻土层,项目组曾顶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连续作业。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脸颊,铁锹挖下去,只在冻土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震得手掌发麻、虎口生疼,可没人肯停下手中的工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双手要撑起的,是风机扎根高原的根基,更是藏家儿女对光明的期盼。”老张的话语朴实却有力。远处的雪山在晨光中渐渐褪去夜色,泛出淡淡的蓝白色光晕,搅拌机的轰鸣声打破了草原的寂静,白色的蒸汽在冷空气中缓缓升腾,与建设者们哈出的白雾交织在一起,模糊了他们眉眼间的疲惫,却让那抹蓝色工装在苍茫天地间愈发醒目。 日头渐高,爬过雪山之巅,金色的阳光洒在工地上,将银白色的塔筒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芒。焊工小李背着沉重的装备,沿着爬梯登上百米高的塔筒,风在耳边呼啸,脚下的草原如同缩小的绿毯,让人头晕目眩。他稳稳握住焊枪,在高空与狂风对峙——风从指缝钻进去,顺着袖口灌入,带着刺骨的寒意,冻得手指几乎失去知觉,可他的手却稳如磐石,没有一丝颤抖。“高原的风容不得半点马虎,手一抖,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更会留下一辈子的安全隐患。”小李的嘴唇因缺氧泛着青紫,每一次呼吸都格外沉重,可他的目光始终紧紧盯着焊缝的纹路,起弧、运条、收弧,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 焊花如同坠落的星子,在钢铁表面绽放,烫出细密的焦痕,飞溅的火花落在手套上,烧出一个个小洞,小李却浑然不觉。当最后一道焊缝冷却成型,他抬手擦去额角渗出的汗珠,掌心的温度竟让附着在脸上的冰碴悄悄消融。低头望去,下方的草原在风里起伏荡漾,像一片被唤醒的绿浪,稳稳托着刚立起的塔筒,直插云霄,与远处的雪山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铁骨凌云立,清风送绿来”的壮美画卷。 暮色四合,夕阳将草原染成一片暖黄色,工地的灯光次第亮起,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照亮了设备主管小朵忙碌的身影。他戴着厚厚的劳保手套,指尖轻轻划过履带吊的每一颗螺栓,仅凭触感就能精准感知每一丝松紧。“这‘巨无霸’是咱项目的底气,手心的劲儿差一点都不行,半点疏忽都可能酿成大错。”说起履带吊,小朵的眼里满是珍视。为了将这台重型设备运到工地,他曾握着图纸,在颠簸的越野车上辗转半个月,车窗外是茫茫戈壁与皑皑雪山,车内是他一笔一划标注的运输路线,笔尖划过纸面的痕迹,藏着一路的艰辛与执着。 设备组装时,小朵站在吊装现场,尽管缺氧让他胸闷气短,可他的手始终稳稳牵着钢丝绳,每一个指挥手势都清晰有力,凝聚着沉甸甸的责任。不远处,藏族工人扎西正和汉族技术员小杨围在图纸旁核对数据。扎西的手黝黑宽厚,指缝里还沾着草原的泥土,那是常年与土地、羊群打交道的印记;小杨的手纤细却布满薄茧,是无数次绘图、计算留下的痕迹。语言不通,他们便用手势比划,当扎西的手与小杨的手不经意相触,掌心老茧的摩擦间,无需多言,便完成了希望的传递。“以前,我用手放羊,守着草原却照不亮黑夜;现在,我用手建风机,家乡的灯再也不会灭了。”扎西的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眼中映着渐亮的风机轮廓,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深夜的营地,万籁俱寂,只有风声在帐篷外呼啸。帐篷里,微光与窗外的星光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建设者们疲惫却满足的脸庞。有人坐在桌前,给远方的家人写信,笔尖划过信纸的声音,与窗外的风声缠绵交织,字里行间满是思念与牵挂;有人拿着工具仔细检查,双手轻轻摩挲着冰冷的钢铁,像是在与并肩作战的老伙计低语,诉说着一天的辛劳与收获。 他们的手,或许不够修长,不够细腻,没有精致的修饰,却有着撼动天地的力量。这双手,能在千年冻土上挖坑筑基,能在百米云端焊接钢铁,能在图纸上勾勒未来蓝图,能在漫漫长夜中坚守岗位。手套上的破洞、掌心的累累伤痕、指关节的厚重老茧,都是时光与风雪刻下的勋章,记录着他们与严寒的较量、与孤独的抗衡、与困难的搏击。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羌塘草原的风还在吹,掠过转动的风机叶片,将霜华揉成细碎的光,洒在建设者们的脸上。当第一缕电流顺着输电线路缓缓蔓延,藏家的窗户一盏盏亮起温暖的光,草原的夜晚不再只有风声,更有了灯火的璀璨与人间的温情。我们的建设者们站在风机下,望着掌心的纹路,忽然明白:那些在高原上熬过的严寒、流过的汗水、受过的艰辛,终是把凛冽的风雪酿成了炽热的希望,把荒芜的土地筑成了照亮雪域的天光。 这一双双手,是平凡的手,也是伟大的手。它们在雪域高原上书写着坚守与奉献,镌刻着责任与担当,终以血肉之躯,在苍茫天地间,写下了一段关于绿色、关于光明、关于梦想的动人传奇。 |
|
|
|
|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