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叮嘱与担当 |
|
|
|
下午三点的工地像个巨大的蒸笼,我刚在调度室签完混凝土浇筑单,安全帽的带子就把额头勒出了红印。沿着临时便道往入池涵洞作业面走,远远看见老周蹲在管道接口旁,手里的水平仪正对着刚对接好的PE管,蓝布衫的袖子卷到胳膊肘,露出的小臂晒得黝黑,青筋像蚯蚓似的爬着。 “周师傅,这节管道的坡度再校准下。”我递过去一份施工规范图,他抬头时,我注意到他花白的头发比上周又密了些。四十八岁的人,在工地上干了快三十年,去年冬天给管道做防腐层时不小心磕到的手背,至今还留着暗红的疤。 他接过图纸,眯着眼看了半天,粗糙的手指点在标注线:“刘工,差两毫米,我让小李调调。”说话间,他从帆布包里摸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封皮上“安全施工”四个字还是去年安全月我给他写的。 “歇会儿吧,这阵子赶工期,你们班组连续加班,得悠着点。”我把手里的冰镇绿豆汤递给他,是项目部特意给大伙儿准备的。他接过去时,我发现他握水平仪的手在微微发颤——上周暴雨抢修时被钢管磕到的手腕,还没完全好利索。 “你怎么老是不小心。我天天跟你们说要注意安全。”老周没有接我的话,喝了口绿豆汤,喉结滚动着:“刘工你是不知道,昨天我闺女视频,说村里的井又浅了半尺。”他指了指远处正在浇筑的入池涵洞,“等这水库蓄了水,俺们的庄稼地就不用再看老天爷脸色了。” 我蹲在他旁边,看着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6月30日,PE管焊接温度230摄氏度;7月1日,接口试压压力0.8兆帕。每一笔都工工整整,比我这个施工员的台账还规范。“你这本子比图纸还管用。”我笑着说。 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老了,记性不中用,记下来心里踏实。”他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画着个简易的示意图,“你看这管道转弯处,得留伸缩节,就像人弯腰,得给骨头留点活动的余地。我爷以前给大队修水渠的时候说过,水是活物,你得顺着它的性子来。” 远处传来塔吊的转动声,年轻的操作工正把一段钢管吊到作业面。老周忽然站起来,对着塔吊方向喊:“小吴,吊臂下不能站人!”声音洪亮得盖过了机器轰鸣。等小吴应了声,他才坐下,叹口气:“这些年轻人,胆儿比钢管还粗。我像他们这么大时,在深圳给项目盖房子,那楼几百米高,牛得很!师傅盯着我焊了三个月的钢筋接头,说差一公分就得重来。” 我注意到他帆布包侧袋里露出半截药盒,是治疗关节炎的药膏。上次巡查时就发现他上下脚手架时腿不利索,劝他歇两天,他总说“这节管道不铺完,心里不踏实”。 “下礼拜给你调个轻松点的活儿,去钢筋加工厂做点小件焊接。”我翻开施工日志,在他班组的考核栏里打了个优,“你们班组这月的焊接合格率100%,按规定可以给予奖励。” 老周的眼睛亮了亮,又很快暗下去:“要奖励就奖励年轻人吧,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的。”他打开手机从微信聊天记录里翻出一张照片,是他闺女抱着孩子站在新房门口,“俺家那丫头总催我回去带外孙,说这活儿太苦。可你看这管道,一节节往前铺,就像日子一天天过,总得有人把它铺扎实了。” 夕阳把管道的影子拉得老长,老周正手把手教小吴用热熔机,粗糙的手握着年轻的手,在管道接口处画出完美的弧线。“刘工你看,”他忽然回头喊我,“这接口得像咱做人,得严实,不能有缝子。” 我看着他们的身影被夕阳镀上金边,忽然想起上周验收时,监理说老周班组铺的管道,试压时合格率全标段最高。原来那些藏在皱纹里的经验,那些握在手里的坚持,早像这埋在地下的管道,把最实在的担当,悄悄融进了这千里奔流的清泉里。 收工时,我在调度室整理台账,看见老周的笔记本放在沙发上,最新一页写着:“今日管道铺设120米,无安全隐患。”字迹歪歪扭扭,却像一颗颗钉在大地上的钉子,扎实得很。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