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季】山河奔涌处,青春正当时 |
|
|
|
两年前,我也曾如你们一般,拉着行李箱来到四局大楼,轮毂与地面摩擦的声响还未散去,目光已被墙上“大国重器”的工程图片牢牢攫住——白鹤滩水电站巍峨的坝体托起云雾,藏区高原的输电线塔刺破苍穹,海外项目的轨道在大地延伸成诗。那一刻,每一帧画面都像在无声的叩问:渺小如我,该以何种姿态汇入这浩瀚的江河? 此刻,你们携着青春的光亮风尘仆仆而来,我站在回望的渡口,指尖仿佛还残留着两年前触摸档案盒的微凉。整理文件柜时,未拆封的档案袋与前辈留下的“三会一课”记录本、“职工之家”建设台账挤作一团;当我在键盘上第一次敲下“主题党日”“员工关怀”“文体竞赛”这些陌生的词汇,屏幕上跳动的字符如同初次握笔时歪斜的笔画。主任发回的修改稿上,那些被圈出的红色批注像极了初学写字时歪歪扭扭的笔画。可正是这些笨拙的起点,这些手忙脚乱的瞬间,让我逐渐长出与山川对话的根系,成了滋养我扎根的沃土。校对一份活动新闻稿的措辞时,我学会了在字斟句酌中触摸文字的温度;整理一摞工会会员档案时,我懂得了每份资料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故事。 此刻的你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与两年前的我何其相似——那是对未知山海的憧憬与忐忑交织的澄澈,是未经现实磋磨的棱角,是生命最本初的璀璨。站在这里,既望得见山脚你们初登的足迹,亦能眺见前方未曾踏足的层叠峰峦。山外更有山,一峰还比一峰高,但每一重攀登,都是与自我的对话。 不必成为谁的复刻,更无需活成他人的影子。看石缝里的野花,在逼仄中倔强生长,却开得恣意烂漫——每一瓣都是生命的独特宣言。你们亦当如此,在苍莽群山的底色之上,以汗水为墨,以智慧为笔,挥洒独属于你们的浓烈与斑斓。当你们的灯火在幽深峡谷次第点亮,那光芒,便是刻在群山脊梁上的崭新诗行。 如今站在这里迎接你们,我忽然读懂江河的隐喻:个人的涓滴终究汇入时代的洪流,而四局这片水域,永远为新生的浪花预留奔涌的河床。你们中有人握紧手锤叩问大地的脉搏,有人用代码编织智慧工地的神经网络,有人执笔记录开山引水的晨昏。不同的轨迹,终将共同奔向同一片海洋。 亲爱的同行者!且看这江河壮阔处——加西公路项目的北山特长隧道隧洞正穿透达坂山的脊梁,扎拉水电站的机组在雪域高原轰鸣作响,伊拉克水泥厂浇筑的不仅是混凝土,更是中国建造的坐标在异国他乡的延伸。而你们,即将以青春为楫,加入这场奔涌。 当你们在深夜的办公室推窗远眺,见远山轮廓在月色中连绵如浪,那一刻终将懂得:翻越的意义从不在尽头,而在你向光跋涉的身影,已成了山河本身。年轻人,请勇敢地迈步吧!山路或许崎岖,汗水会浸透衣衫,脚步有时不免沉重踉跄。但请记得,山石草木皆在见证——每一次攀援,都在生命的年轮里刻下无法磨灭的印记。你们手中握着的,不只是测绘仪与图纸,更是劈山引水、照亮前路的接力火炬。 青春无坦途,我们皆在攀缘。愿我们这些山腰的行者,与你们这些山脚的攀登者,最终都能在群峰的沉默与广阔之中,认出彼此,那被汗水擦亮、被意志淬炼过的光芒,独一无二,璀璨如星。前路漫漫,一山又一山。愿你们步步向上,烂漫如星辰初绽,在群山的褶皱里,写下属于这一代人的青春诗篇。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