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四局文苑

丝路风与玫瑰香中的坚守

发布日期:2025-05-20 信息来源:北方公司   作者:郭亮   字号:[ ]

祁连余脉的风掠过乌鞘岭时,总带着古丝路的沙粒与玫瑰田的芬芳。永登,这座镶嵌在黄河上游的“河西第一城”,既流淌着彩陶文明的千年脉络,又在新时代的建设浪潮中舒展着绿色发展的筋骨。当作业人员的身影掠过玫瑰园的晨雾,当机械的轰鸣与太平鼓的韵律遥相和鸣,一群城市守护者正以匠心为刃,在黄土高原的褶皱里雕刻着生态与发展共生的年轮。

丝路风里的绿色防线

五月的永登,风从祁连山麓卷来,携着黄沙掠过建设中的工地。但在紧张忙碌的施工现场,一幅与风沙抗衡的绿色画卷正徐徐展开:

项目部的会议室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展板在阳光下反光,“谁主管、谁负责”的黑体字如铁锚般沉稳。节约能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的成员们围坐在沙盘前,手中的笔在扬尘治理方案上圈画出重点---从土方运输路线到裸土覆盖时限,每个节点都标注着具体责任人,宛如在黄土上织就一张细密的责任之网。

项目经理的办公桌上,摆着一盆来自苦水镇的玫瑰。他常说:“玫瑰要扎根肥沃土壤,工地也要筑牢生态根基。”当风沙漫过围挡时,他总会带着对讲机直奔现场,安全帽上的“党员”徽章在沙尘中闪烁,像一枚绿色的信号灯。

黄土之上的精细管控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工地,洒水车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施工现场的每一寸土地,都在接受着精细化管理的“雕琢”:

“一挖机一洒水车”的铁律在基坑边严格执行。安全员郭工的巡查本上,详细记录着每天的洒水频次、车辆限速数据和裸土覆盖面积。有次发现新出土方未及时覆盖,他立刻掏出手机拍下现场,五分钟后,整改通知便送达责任班组手中。

每周的安全例会上,PPT里的扬尘浓度曲线如同心电图,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当曲线出现波动时,技术组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或是增加喷淋点位,或是调整土方清运时段,让治理措施始终精准对标污染源头。

资料员整理的《扬尘专项施工方案》里,责任追究条款被加粗标注。某次夜间巡查中,一辆装载机驶出工地速度过快,项目部不仅按规定处罚了司机,还连带追究了班组负责人的管理责任。这种“一案双查”的机制,让“生态红线”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未来延伸的绿色诗行

暮色浸染玫瑰田时,工地的洒水车准时启动。细密的水雾中,新栽的蔷薇爬上围挡,与远处的明代城墙遗址遥相呼应 —— 古老与新生,在绿色治理的语境中达成奇妙的和解。湿润的水雾漫过土方堆砌的作业面,在夕阳下织就一层薄纱,将施工人员弯腰作业的剪影与古城墙的轮廓轻轻揉碎,化作生态治理最鲜活的注脚。

水珠顺着安全帽的边缘坠落,在防尘口罩的褶皱里凝成细盐。普工老张工装口袋里的玫瑰香包随动作晃出细碎香气,与漫天土气缠绕成丝。“这些蔷薇明年就能爬满围挡”他用沾着泥土的手指拨弄藤蔓,“到时候风里都是花香,比防尘网好看多咯。”

玫瑰香中的生态新章

夜幕降临时,施工现场的灯光亮起。作业者们的安全帽反光与星空交相辉映,远处的鲁土司衙门在月光下静默,而工地上,PM2.5数值正温柔回落。

这片曾见证过驼铃与烽火的土地,如今正以扬尘治理为笔,在丝路古道上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当未来的列车驶过玫瑰盛开的原野,车窗里倒映的不仅是祁连雪色与城市霓虹,更是一群守护者用汗水浇灌的生态信仰——那是比彩陶更斑斓的文明底色,比玫瑰更持久的芬芳。






【打印】 【关闭】